在有視力損傷的情況下保持社交距離的困難

在最近的幾週,全球範圍內的國家都在緩慢解除封鎖,並試圖在經歷COVID-19後,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儘管為了防止第二波疫情的爆發,人們依舊需要保證社交距離並保持警惕,但是,這是我們向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因為這重新點燃了我們對於未來的希望和期冀。然而,對於全世界22億有視力障礙和視力損失的人來說,在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格外的困難,並且,和其他人群相比,社交距離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1。

福布斯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了有視力障礙的人和盲人在重新融入社會時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和進行日常生活時可能面對的危險,比如為了閱讀標籤而接觸食物,以及借助把手和其他指向性物體確定方位和進行移動2。保持社會距離的要求和他們本能的需求完全相反,這為視障人群和盲人群體獨立生活帶來了更多的障礙。此外,許多場所關於保持社交距離的提示都是圖像形式,並且都是標註在地面上,比如指定的單行步行通道和排隊的位置,這些信息對於有視覺障礙的人或者盲人來說是很難獲取的。

皇家國立盲人協會(RNIB)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英國,COVID-19的疫情給視障人群和盲人群體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3。通過它們的調查,RNIB發現,74%的被調查者在獲取食物方面遇到過困難,66%的被調查者認為封鎖措施讓他們無法像以前一樣獨立生活3。因為許多有視力障礙的人無法真正地感知距離和深度,所以他們無法準確地判斷自己與他人的距離,他們不願意進入公共場所,因為他們害怕因為自己不小心違反社交距離的規定而遭到批評和指責。

RNIB的服務主管,David Clarke表示:“當你的視覺有阻礙或者當你無法看到他人離自己多遠的時候,你很難和他人保持兩米的距離。一些有視力損失的人曾經因為無法和他人保持距離而受到他人的指責,還有一些人因為沒有自信和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而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

有視力損失的人經常把“視力損失”形容為一種“隱形的”殘疾,因為人們不能立刻分辨出來,有時候人們也不理解白鶴代表著什麼。因此,政府有必要出台具體的細則讓商家和大眾意識到視障人群在現階段所面臨的難題,並且通過建立一個更加充滿愛與關懷的社會來更好地支持他們自主獨立生活。
儘管放鬆限制性措施是我們向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我們絕不能忽視的是,有一些人可能感覺自己無法跟上向前的腳步。所以,我們需要保證向這些人提供幫助和支持,這樣他們才能適應全新的生活方式。

 References:

  1.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Blindness and Vision Impairment.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blindness-and-visual-impairment. Accessed June 2020.
  2. Forbes, Blind People’s Social Distancing Nightmare To Intensify As Lockdowns Ease. Available at https://www.forbes.com/sites/gusalexiou/2020/06/07/new-normal-of-social-distancing-could-become-a-new-nightmare-for-blind-people/#3946db83ac0f. Accessed June 2020.
  3. RNIB, One in five people with sight loss rationed food during lockdown as loss of independence begins to impact says RNIB. Available at https://www.rnib.org.uk/about-us/media-centre/latest-media-releases/one-in-five-people-with-sight-loss-rationed-food-during-lockdown. Accessed June 2020.
Newsletter Signup

To keep up to date with our news and activities,
please leave your details below

GDPR Compliance Please indicate your consent for Retina International to contact you via the email address listed for the purposes of general alerts and newsletters.